产褥感染如何治疗五种疗法要清楚
女性疾病编辑
医路阳光
女性疾病编辑
医路阳光
产褥感染可通过一般治疗、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中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产褥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分娩损伤、贫血、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原因引起。

产褥感染患者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促进恶露排出。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液冲洗会阴2次。饮食需加强营养,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维持尿量预防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产褥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需覆盖厌氧菌和需氧菌,疗程通常持续7-10天。用药期间需监测体温和血常规指标。
形成盆腔脓肿时需行经阴道后穹窿穿刺引流术。子宫切口感染严重者可能需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手术前后需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术后加强切口护理,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愈合情况。
中医辨证属湿热瘀阻者可服用生化汤加减,含当归、川芎、桃仁等成分。中成药如妇炎康片、金刚藤胶囊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中药坐浴可用苦参、黄柏煎汤熏洗,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超短波理疗可促进盆腔炎症吸收,每日1次,每次15分钟。红外线照射会阴切口能加速愈合。微波治疗适用于深部组织感染,通过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物理治疗需在感染急性期控制后进行。

产褥感染患者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如持续发热超过38.5℃应及时就医。保持外阴干燥,使用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产后42天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盆腔超声。哺乳期用药需告知医生,避免影响婴儿健康。出现恶露异味、腹痛加剧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