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如何诊断
心胸外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心胸外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肺部感染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评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综合判断,常用方法包括胸部X线或CT检查、血常规、痰培养、病原体核酸检测等。肺部感染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测结果明确病因。

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细菌性感染多伴黄脓痰,病毒性感染常见干咳和全身酸痛。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需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症状持续时间、既往呼吸道疾病史、近期旅行或接触史等。
胸部X线是基础筛查手段,可显示肺叶或肺段浸润影。高分辨率CT对早期病变、间质性肺炎或复杂感染更具优势,能清晰显示磨玻璃影、实变影或胸腔积液。重症患者需通过影像动态监测病情进展。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多见于病毒感染。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有助于判断感染程度。痰涂片革兰染色可初步识别病原体类型,痰培养需规范采集晨痰以提高阳性率。

采用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血液进行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如流感病毒PCR可快速明确病原。血清学检测适用于军团菌、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重症患者可考虑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提高检出率。
需排除肺结核、肺部肿瘤、肺栓塞等疾病。结核菌素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测、D-二聚体检查有助鉴别。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还需排查曲霉菌、肺孢子菌等机会性感染,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活检。

确诊肺部感染后应根据病原体选择针对性治疗,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需配合奥司他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饮食宜清淡高蛋白,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出现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