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性气胸的原因
心胸外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心胸外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张力性气胸可能由胸部外伤、肺部疾病、医源性损伤、自发性气胸、机械通气等因素引起。张力性气胸是气体进入胸膜腔后形成单向活瓣,导致胸腔内压力持续升高,需紧急处理以避免危及生命。

肋骨骨折或锐器刺伤可能导致肺组织破裂,气体从破裂处进入胸膜腔形成活瓣机制。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外力冲击,可能伴随皮下气肿、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解除压迫,必要时行开胸探查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等基础病变会使肺泡壁脆弱易破,剧烈咳嗽或用力时可诱发肺泡破裂。这类患者可能出现突发胸痛、血氧饱和度下降,需结合胸部CT评估肺大疱情况,紧急处理后可考虑行胸膜固定术预防复发。
胸腔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等操作可能误伤脏层胸膜,尤其存在肺气肿或胸膜粘连时风险更高。操作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需警惕,可通过听诊呼吸音消失、气管偏移等体征初步判断,确诊后需重新置管引流。

瘦高体型青少年可能因肺尖部胸膜下微小气肿疱破裂引发,吸烟会显著增加发病概率。典型表现为运动后突发刀割样胸痛,X线可见肺组织压缩。初次发作可尝试抽气治疗,复发者需行胸腔镜手术。
正压通气时气道压力过高可能导致肺泡破裂,常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气道峰压突然升高、血氧恶化,需立即调整呼吸机参数并行胸腔引流。采用小潮气量通气策略可降低发生风险。

预防张力性气胸需避免胸部剧烈撞击,慢性肺病患者应戒烟并预防呼吸道感染。进行胸部有创操作时需规范技术,机械通气患者需密切监测气道压力。突发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时须立即就医,延误处理可能导致循环衰竭。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和乘坐飞机,定期复查胸部影像评估肺复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