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内痔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肛肠科编辑
医点就懂
内痔可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方式诊断。内痔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便血、肛门瘙痒、肿物脱出等症状。

肛门指检是诊断内痔的基础检查方法,医生戴手套后将手指伸入肛门内触摸痔核。内痔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黏膜隆起,严重时可触及柔软团块。该检查能初步判断痔核位置、大小及是否伴随肛裂等并发症。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急性肛周感染或剧烈疼痛时需暂缓操作。
肛门镜能直观观察齿状线以上直肠黏膜状态。患者取膝胸卧位,医生将润滑后的肛门镜缓慢插入,可见内痔呈紫红色结节状隆起,表面可能伴有糜烂或出血点。该检查可明确痔核分级,一度内痔仅表现为黏膜充血,二度以上可见痔核脱出。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肛门不适,通常可自行缓解。
结肠镜检查适用于排除结直肠肿瘤等疾病。通过电子肠镜观察全结肠黏膜,能鉴别内痔与直肠息肉、肿瘤等病变。检查前需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发现内痔出血灶或血栓形成。该检查对三度以上内痔合并贫血的患者尤为重要,可同时进行病理活检。

医生会详细询问便血特征,内痔出血多为鲜红色、滴落状或厕纸染血,与暗红色血便的肠道出血不同。同时评估肿物脱出频率、能否自行回纳等情况。伴随肛门潮湿、瘙痒症状时,需与肛周湿疹鉴别。症状评估结合体格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少数复杂病例需进行排粪造影或磁共振成像。排粪造影能动态观察痔核脱垂程度,MRI则有助于评估肛管周围肌肉损伤情况。这些检查主要用于术前评估或疑难病例鉴别,普通内痔通常无须影像学检查。

确诊内痔后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建议每半小时起身活动。便后可用温水坐浴10分钟缓解不适,若出现持续出血或痔核嵌顿需及时就医。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