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肠梗阻的分类
肛肠科编辑
医言小筑
关键词: #肠梗阻
肛肠科编辑
医言小筑
关键词: #肠梗阻
肠梗阻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三类。

机械性肠梗阻是由于肠腔狭窄或阻塞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常见原因包括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肿瘤压迫或粪石堵塞等。患者主要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及停止排便排气。腹部X线检查可见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轻者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缓解,重者需手术解除粘连或切除病变肠段。
动力性肠梗阻是因肠蠕动功能紊乱所致,分为麻痹性和痉挛性两种。麻痹性多见于腹部手术后、腹腔感染或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全腹胀痛、肠鸣音减弱;痉挛性常由铅中毒或神经功能紊乱引发,出现间歇性绞痛。治疗以纠正原发病为主,如控制感染、补充钾离子,必要时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促进肠蠕动。

血运性肠梗阻由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肠管缺血,属于急危重症。患者突发剧烈腹痛伴频繁呕吐,早期即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增强CT可见肠系膜血管充盈缺损。需紧急行血管介入取栓或肠切除手术,延误治疗可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术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

肠梗阻患者均应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压,动态监测电解质和生命体征。恢复期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避免进食豆类、坚果等易胀气食物。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粘连性肠梗阻者可遵医嘱使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再粘连。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呕血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