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有诊断方法是什么
血液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血液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贫血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血常规检查、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穿刺检查、铁代谢检查和血清维生素B12与叶酸检测。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贫血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判断贫血程度。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克每升,女性低于110克每升可确诊贫血。该检查能初步区分贫血类型,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计数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正常值为0.5%-1.5%。计数升高提示溶血性贫血或失血后造血代偿,降低则可能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该检查需采集外周静脉血,常与血常规同步进行,对贫血病因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骨髓穿刺通过髂骨或胸骨穿刺获取骨髓样本,可明确造血细胞形态与数量。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具有确诊意义。检查需局部麻醉,术后需压迫止血,可能出现短暂胀痛,但并发症概率较低。

铁代谢检查包括血清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检测,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诊断。血清铁蛋白低于15微克每升提示铁储备耗尽,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16%表明铁利用障碍。需空腹采血,避免近期补铁影响结果准确性。
该检测针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低于150皮摩尔每升或叶酸低于3纳克每毫升可确诊。需注意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可能影响维生素B12吸收,酗酒者易出现叶酸缺乏。检测前应停用相关营养素补充剂至少一周。

确诊贫血后应调整饮食结构,适量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烹饪可使用铁锅。适度进行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重度贫血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治疗效果,出现头晕加重或心悸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