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检测运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血液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173次浏览

关键词: #贫血

贫血检测运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血常规检查、外周血涂片检查、骨髓穿刺检查、铁代谢检查、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查等。贫血可能由红细胞生成不足、破坏过多或失血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检测结果明确病因。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贫血诊断的基础项目,通过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参数。血红蛋白男性低于120克每升、女性低于110克每升可诊断为贫血。该检查可初步判断贫血程度及类型,如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2、外周血涂片检查

外周血涂片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形态、大小及染色特性。缺铁性贫血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区扩大;地中海贫血可见靶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可见破碎红细胞。该检查能辅助判断贫血的病因和病理类型,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具有诊断价值。

3、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通过髂骨或胸骨穿刺获取骨髓样本,观察造血细胞增生程度、各系细胞比例及形态。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见骨髓增生低下,白血病可见原始细胞异常增生。该检查适用于原因不明的贫血、全血细胞减少或怀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情况,能明确造血功能障碍的具体环节。

4、铁代谢检查

铁代谢检查包括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测定。缺铁性贫血表现为血清铁降低、铁蛋白减少、总铁结合力升高;慢性病贫血则铁蛋白正常或增高。该检查可鉴别缺铁性贫血与其他慢性贫血,对指导补铁治疗有重要意义,需空腹采血避免饮食干扰。

5、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查

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查通过测定血清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辅助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12缺乏常见于恶性贫血或胃切除术后,叶酸缺乏多见于营养不良或吸收障碍。该检查需在治疗前完成,补充维生素后检测结果会受影响,必要时需进行甲基丙二酸等代谢物检测。

贫血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烹饪可使用铁锅增加膳食铁摄入。长期贫血者应定期复查血常规,出现头晕加重、心悸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晕厥。备孕女性及青少年等高风险人群建议常规筛查贫血指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