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注意什么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血液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孕妇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注意监测血小板水平、避免出血风险、谨慎用药及定期产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以血小板计数降低和出血倾向为特征的疾病,妊娠期可能加重病情,需由血液科和产科医生共同管理。

孕妇需每周检测血常规,重点关注血小板计数变化。血小板低于50×10⁹/L时可能增加自发性出血风险,需加强观察。动态监测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严重并发症如颅内出血或胎盘早剥。
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造成外伤的活动,使用软毛牙刷减少牙龈出血风险。出现鼻出血时可压迫鼻翼止血,皮肤瘀斑需记录大小和数量。严重血小板减少时需限制肌肉注射操作,必要时输注血小板。
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是首选治疗,但需控制最低有效剂量。免疫球蛋白适用于急性血小板严重降低时。禁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如利妥昔单抗,必要时可考虑脾切除手术但需评估妊娠周期。

血小板计数需维持在50×10⁹/L以上方可考虑阴道分娩,剖宫产指征需综合评估。产时备好血小板悬液和凝血因子,避免硬膜外麻醉时血小板过低。新生儿出生后需监测血小板,警惕暂时性血小板减少。
增加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瘦肉和橙子,促进造血功能。避免可能抑制血小板的食物如大蒜提取物。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便秘时使用缓泻剂减少排便用力导致的出血风险。

孕妇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加重病情。穿着宽松衣物防止摩擦导致皮下出血,居家环境需移除尖锐物品。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警惕严重出血或子痫前期等并发症。定期参加孕期健康教育,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