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应该做什么样的检查
口腔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关键词: #白塞病
口腔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关键词: #白塞病
白塞病通常需要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针刺试验、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检查。白塞病是一种以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疾病,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常规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或贫血。白塞病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增多等异常表现,部分患者因慢性炎症或消化道出血导致血红蛋白下降。检查前无须空腹,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采血。
C反应蛋白是反映全身炎症活动度的敏感指标。白塞病活动期患者该指标常明显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需结合血沉等其他炎症指标综合评估,检查结果可能受感染、创伤等因素干扰。
针刺试验是白塞病特异性较高的辅助诊断方法。用无菌针头穿刺前臂皮肤后24-48小时观察,出现红斑或脓疱为阳性反应。该试验在疾病活动期阳性率较高,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

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用于评估内脏受累情况。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时需做头颅MRI,肠道白塞病需行胃肠镜或腹部CT,血管病变患者可能需血管造影。不同检查针对的器官靶点各异。
皮肤黏膜溃疡处活检可见血管炎性改变,有助于鉴别诊断。典型表现为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深部器官活检风险较高,通常仅在必要时进行。

白塞病患者日常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避免黏膜损伤,生殖器溃疡期间选择棉质透气内衣。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炎症。规律随访监测眼、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出现视力模糊、头痛或腹痛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急性期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稳定期可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