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儿鹅口疮的护理方法是什么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小儿五官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初生儿鹅口疮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调整喂养方式、使用药物涂抹、避免交叉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等方法护理。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拒食、哭闹等症状。

使用无菌纱布蘸取温水或生理盐水轻柔擦拭婴儿口腔黏膜,每日重复进行2-3次。清洁时注意避开舌系带等脆弱部位,动作需轻柔以减少刺激。哺乳后可用少量温开水冲洗口腔,避免奶渍残留滋生真菌。
母乳喂养前需清洁乳头及周围皮肤,人工喂养应严格消毒奶瓶奶嘴。每次喂养间隔2-3小时,避免过度喂养导致口腔环境潮湿。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可尝试暂时改用防胀气奶瓶减少口腔摩擦。
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或碳酸氢钠溶液局部涂抹,每日3-4次。涂抹前需清洁患处,用药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严重时可配合口服益生菌制剂调节菌群,但禁止自行使用抗真菌口服药物。
患儿衣物、毛巾应单独清洗并煮沸消毒,照顾者接触前后需彻底洗手。避免亲吻婴儿口腔或共用餐具,哺乳期母亲若出现乳头皲裂需同步治疗。家庭其他成员有真菌感染时应隔离防护。
保证母乳或配方奶摄入量,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症状缓解后可尝试少量喂食低温流质食物,如冷藏后的米汤。避免摄入含糖量高的果汁或蜂蜜水,防止真菌繁殖环境恶化。

护理期间需每日观察口腔黏膜变化,若白斑扩散至咽喉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晾晒被褥玩具。哺乳母亲应减少高糖高脂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摄入。鹅口疮痊愈后仍应持续口腔护理1-2周,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