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发作该怎么办

肺结核可通过药物治疗、营养支持、隔离防护、定期复查、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肺结核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传染性强,需规范治疗。
肺结核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结核药物,常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乙胺丁醇片、链霉素注射液等联合用药。治疗分为强化期和巩固期,全程需6-9个月。服药期间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周围神经炎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
肺结核属于消耗性疾病,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牛奶等。同时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西蓝花、胡萝卜,以及含锌的牡蛎、坚果。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戒酒以减少肺部刺激。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单独居住,佩戴口罩防止飞沫传播。痰液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餐具煮沸消毒。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儿童可接种卡介苗预防。
治疗期间每月需复查痰涂片、胸部X线,评估病灶吸收情况。每3个月检测肝肾功能,出现药物性肝炎时需调整用药方案。完成疗程后仍需随访2年,监测复发迹象。
对于空洞型肺结核、大咯血或耐药菌感染患者,可能需行肺叶切除术。术前需控制感染并改善营养状态,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年以上。手术适应证需由胸外科医生综合评估。
肺结核患者应保持居室通风干燥,每日开窗换气。适当进行呼吸操、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注意观察痰中带血、持续低热等异常症状,出现咯血立即采取侧卧位防止窒息。治疗期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加重病情。家庭成员应共同学习结核病防治知识,消除歧视心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