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常识会有哪些呢

传染科编辑 医言小筑
133次浏览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 #肺结核的

肺结核的常识主要包括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典型症状、诊断方法和预防措施。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常见症状有咳嗽、低热、盗汗等,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痰培养,预防以接种卡介苗和隔离治疗为主。

一、传播途径

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悬浮在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或同事感染概率较高。少数情况下可通过食用未经消毒的牛奶传播牛型结核杆菌。保持室内通风、佩戴口罩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二、易感人群

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肺结核,包括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以及营养不良的儿童。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衰退也属于高危群体。吸烟、酗酒会损害肺部防御机制,矿工等职业粉尘暴露人群肺部清除能力下降,均需定期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筛查。

三、典型症状

肺结核典型表现为持续两周以上的慢性咳嗽,初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痰中带血。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消瘦乏力是结核中毒症状的特征。部分患者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这些症状进展缓慢但会逐渐加重,需与肺炎、肺癌等疾病鉴别。

四、诊断方法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发现肺部浸润影、空洞等典型病变。痰涂片抗酸染色检出结核杆菌是确诊依据,痰培养需4-8周但能确定菌种和药敏。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有助于筛查潜伏感染。分子生物学检测如GeneXpert能快速诊断耐药结核病,支气管镜适用于痰检阴性患者。

五、预防措施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预防重症结核病。患者需规范完成6-9个月抗结核治疗,治疗初期应隔离避免传播。密切接触者需接受预防性筛查,潜伏感染者可用异烟肼预防发病。公共场所注意通风消毒,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抵抗感染。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A、D和锌元素。康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症状。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通风,定期晾晒被褥。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不可自行停药防止产生耐药性。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异常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治疗期间每2个月需复查痰菌和胸片评估疗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