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谈肺结核有哪些诊断要点和检查方法
              传染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传染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肺结核的诊断要点包括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主要检查方法有痰涂片镜检、结核菌素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胸部X线或CT检查。

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长期低热、盗汗、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以及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2周,且普通抗感染治疗无效。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是诊断肺结核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中是否存在抗酸杆菌。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敏感性较低,需要连续3天留取晨痰进行检查。阳性结果可确诊肺结核,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诊断。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观察注射部位皮肤反应。硬结直径≥5mm为阳性,提示结核感染可能。但该试验不能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感染,且卡介苗接种者可能出现假阳性。

基因XpertMTB/RIF检测可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和利福平耐药性,具有快速、敏感的特点。该技术通过核酸扩增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DNA序列,2小时内可获得结果,对痰涂片阴性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
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结核的典型表现如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浸润性病变、空洞形成等。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细节,对早期病变、不典型病变和小病灶的检出率更高。影像学表现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肺结核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对于疑似病例,建议及时到呼吸科或感染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密切接触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加强营养支持,适当锻炼以提高免疫力。确诊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结核治疗,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