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后遗症是什么
传染科编辑
医语暖心
传染科编辑
医语暖心
肺结核的后遗症主要包括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功能减退、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及继发感染等。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若治疗不及时或病情较重,可能对肺部组织造成不可逆损伤。

肺结核病灶愈合过程中可能形成纤维瘢痕组织,导致肺组织弹性下降。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干咳等症状,严重时影响正常呼吸功能。肺纤维化通常需通过胸部CT确诊,治疗以氧疗和肺康复训练为主,必要时需使用吡非尼酮胶囊或尼达尼布软胶囊延缓病情进展。
结核杆菌破坏支气管壁结构后可能引发永久性扩张,表现为反复咳嗽、大量脓痰及咯血。支气管扩张易合并铜绿假单胞菌等细菌感染,需定期行痰培养检查。治疗包括体位引流、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祛痰,急性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
广泛肺组织破坏可导致限制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FEV1/FVC比值异常,可通过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改善症状,重度患者需长期家庭氧疗。日常应避免接触烟雾等刺激因素。

长期肺动脉高压可能引发右心室肥厚和心力衰竭,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心电图可见肺型P波,超声心动图显示右心室扩大。治疗需使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配合呋塞米片利尿减轻心脏负荷,同时控制低氧血症。
结核空洞和支气管扩张易成为细菌滋生场所,常见曲霉菌球等特殊感染。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咯血加重,胸部影像学显示空洞内新月征。确诊需结合G试验、GM试验等检查,治疗需选用伏立康唑片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灶。

肺结核患者康复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食用鸡蛋、鱼肉等食物有助于组织修复。规律进行散步、呼吸操等低强度运动可改善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气胸。戒烟并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冬季注意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胸部CT和肺功能,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加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