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有哪些
              传染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传染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病毒性肝炎的危害主要包括肝功能损伤、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还可能引发全身多系统损害。病毒性肝炎根据病原体不同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其中乙型和丙型易慢性化,危害更为显著。

病毒性肝炎会导致肝细胞炎症坏死,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红素代谢异常。急性期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慢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肝区不适。肝功能损伤严重时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低蛋白血症,需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等保肝药物。
慢性病毒性肝炎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表现为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水形成。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有关,需长期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
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是肝癌主要危险因素。肝癌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肝区疼痛、消瘦、腹部包块。肝癌筛查需定期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高危人群可遵医嘱使用仑伐替尼胶囊、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物。

病毒性肝炎可能引起肝外表现,包括肾小球肾炎、冷球蛋白血症、周围神经病变等。乙型肝炎病毒可能诱发结节性多动脉炎,丙型肝炎病毒可能导致混合型冷球蛋白血症。这些并发症需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配合相应专科治疗。
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乙型、丙型、丁型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可能造成家庭内或医疗机构内传播。预防传播需做好疫苗接种、规范医疗操作、避免高危行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需进行母婴阻断治疗。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慢性肝炎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病毒载量、肝脏影像学检查。出现腹胀、呕血、意识障碍等表现应立即就医。日常饮食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蛋清、西蓝花等,避免腌制、熏烤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