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的中医疗效果如何

传染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179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中医 #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采用中医治疗可缓解症状并促进肝功能恢复,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综合评估。中医治疗方式主要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健脾化湿、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等。急性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药物损伤、酒精刺激、自身免疫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

1、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急性肝炎多因湿热毒邪内蕴所致,常用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等方剂。茵陈蒿汤含茵陈、栀子、大黄等成分,能消退黄疸并降低转氨酶。龙胆泻肝汤以龙胆草、黄芩为主药,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变化,若出现恶心加重或皮肤瘙痒需及时调整用药。

2、疏肝利胆

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剂可改善胁肋胀痛症状。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香附能调节气机运行,对胆汁淤积型患者效果显著。逍遥散适用于情志不畅诱发的肝郁气滞型,常配伍茯苓、白术等健脾药物。此类方剂使用时应避免与西药抗病毒药物同服,需间隔2小时以上。

3、健脾化湿

参苓白术散、五苓散等方剂针对脾虚湿困型患者。参苓白术散通过党参、白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纳差腹胀。五苓散以泽泻、猪苓为主,可利尿退黄,适用于伴有下肢浮肿者。服用期间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防止水钠潴留加重。

4、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适用于病程超过2周的瘀血阻络型。血府逐瘀汤含桃仁、红花等成分,能改善肝区刺痛及舌质紫暗。膈下逐瘀汤侧重治疗肋下肿块,常配伍三棱、莪术等破血药。凝血功能异常者慎用,用药期间每周需复查凝血酶原时间。

5、扶正固本

六味地黄丸、一贯煎等适用于恢复期气阴两虚患者。六味地黄丸通过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肝肾,改善腰膝酸软。一贯煎侧重养阴柔肝,对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者具有调节作用。此类补益剂需在湿热症状消退后使用,避免闭门留寇。

中医治疗急性肝炎需辨证施治,轻型患者可单独使用中药,中重度患者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期间应绝对禁酒,每日保证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加重肝损伤。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推荐鲫鱼汤、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禁止食用辛辣刺激及腌制食品。每2周复查肝功能与肝胆超声,若出现意识模糊或呕血等严重症状需立即住院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