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草谷丙为什么低0.6?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2650次浏览

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其中肝细胞最多,肝内谷丙转氨酶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在各种病毒性肝炎急性期ALT大量释放进血中,因此谷丙转氨酶常常作为确诊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

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心肌组织,其次是肝脏、骨肌等组织,相应的细胞受损,细胞浆内的AST释放到血中,浓度上升,通常血清谷草转氨酶含量低。谷草转氨酶也是心肌炎疾病和心肌梗塞的辅助检查。

作为肝功能检测指标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主要用于判断人体的肝脏是否受损,两种酶一般同时上升或下降,比值的正常范围在0.8~1.5之间,在此谷草/谷丙0.6则偏低,常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病毒复制破坏肝细胞时,首先破坏细胞膜,在细胞液中ALT大量释放,AST多位于线粒体内,急性肝炎谷草/谷丙1时)需要注意急性肝炎变成慢性肝炎的可能性。

最常见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是急性乙型肝炎急性肝炎的发病常有怕冷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膨胀、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持续7~10天后出现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等表现,部分也不出现黄疸,这类患者的病情往往有点慢。

但需要注意的是,谷草/谷丙比值不能单方面定论。只有谷草和谷丙异常上升或下降,该比值才具有参考意义,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内,比值才没有意义。正常人的谷草转氨酶值在15~40之间,谷丙转氨酶值在9~50之间,首先要看这两个值是否正常,然后确定比值是否有意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