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肠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空肠弯曲菌肠炎需进行粪便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血清学检查及结肠镜检查等。空肠弯曲菌肠炎是由空肠弯曲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发热等症状,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
粪便培养是诊断空肠弯曲菌肠炎的金标准,通过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样本,在特定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空肠弯曲菌。该方法可明确病原体种类,但培养周期较长,通常需要3-5天。粪便培养结果阳性可确诊,阴性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检查前应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血常规可评估感染程度及机体反应,空肠弯曲菌肠炎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部分患者伴有轻度贫血,可能与腹泻导致的体液丢失或肠道出血有关。血常规检查快速简便,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空肠弯曲菌肠炎急性期可出现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反映炎症活动情况。该指标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及治疗效果,但需注意其他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也可导致C反应蛋白升高。
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空肠弯曲菌特异性抗体辅助诊断,包括IgM和IgG抗体检测。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可能为既往感染或现症感染。血清学检查适用于病程较长或粪便培养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的患者,但存在假阳性可能。
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病变,空肠弯曲菌肠炎可能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镜下取活检可进行病理学检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结肠镜检查为有创操作,通常用于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空肠弯曲菌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生冷、不洁食物,腹泻期间建议进食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适量补充淡盐水预防脱水。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摄入,如蒸蛋、瘦肉末及煮熟的蔬菜水果。日常需加强手卫生,饭前便后规范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