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肉溶解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横纹肌肉溶解症可能由剧烈运动、肌肉挤压伤、药物不良反应、代谢异常、遗传性疾病等原因引起。横纹肌肉溶解症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尿液颜色加深等症状,可通过补液、碱化尿液、血液净化等方式治疗。
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横纹肌细胞损伤,细胞内肌红蛋白释放进入血液。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肿胀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适当补充水分有助于稀释尿液。严重时需静脉输液防止急性肾损伤,避免摄入高蛋白食物加重肾脏负担。
外伤或长时间压迫会使肌细胞膜完整性破坏,常见于地震塌方、交通事故等。伤后可能出现局部淤血、肢体麻木,需及时解除压迫并冷敷处理。若发生酱油色尿,应立即就医进行肌酸激酶检测,必要时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他汀类降脂药如阿托伐他汀钙片、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片可能诱发药物性肌溶解。用药期间出现肌无力或CK值升高应停药观察,可遵医嘱使用辅酶Q10胶囊营养肌肉。合并肾功能异常时需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
低钾血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电解质紊乱患者可能出现四肢软瘫,需静脉补钾并使用氯化钾缓释片。甲减患者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定期监测TSH水平防止肌病加重。
糖原累积病Ⅱ型或肉碱缺乏症等遗传代谢病易反复发作肌溶解。这类患者需避免饥饿状态,可补充左卡尼汀口服溶液改善能量代谢。急性发作期需输注葡萄糖溶液维持能量供应,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
日常需保持适度运动强度,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料。服用他汀类药物者应定期检测肌酸激酶,出现肌肉持续疼痛需立即就医。高温环境下作业要注意及时补水休息,既往有肌溶解病史者应避免剧烈运动。若尿液呈茶色或可乐色,须在6小时内急诊处理以防急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