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手术的存活率高吗?

脑溢血手术的存活率与出血量、部位、救治时机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多数情况下及时手术可显著提高生存概率,但若出血量大或累及脑干等关键区域,风险会明显增加。
脑溢血手术后的存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出血量在30毫升以下且位于非功能区时,通过及时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患者存活概率较高,部分可保留较好神经功能。基底节区中等量出血通过微创手术或开颅血肿清除,配合术后重症监护,多数患者能度过危险期。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手术干预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延迟救治者,早期处理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若术前血压控制稳定,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好。年龄小于70岁且无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术后恢复更有优势。
当出血量超过60毫升或破入脑室系统时,即使手术清除血肿,因脑组织受压时间过长,存活率会显著下降。脑干出血由于涉及生命中枢,手术风险极高,存活率不足三成。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多器官衰竭的患者,手术耐受性差。深度昏迷且瞳孔散大的患者提示脑疝形成,此时手术效果有限。糖尿病患者若术前血糖控制不佳,术后感染风险增加会影响预后。
脑溢血术后需在ICU进行持续生命体征监测,维持稳定的血压和氧合状态。康复期应循序渐进开展肢体功能训练,配合高压氧等辅助治疗。定期复查头部CT观察有无再出血,长期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家属需注意患者情绪变化,预防抑郁等心理问题。营养支持要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吞咽困难者需鼻饲喂养。术后三个月是功能恢复的关键期,应坚持正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