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胎位异常的是

属于胎位异常的主要有枕后位、臀位、横位、面先露及复合先露等。胎位异常可能增加分娩难度,需通过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
枕后位指胎儿头部朝下但面部朝向母体前方,属于头位异常。可能与骨盆形态异常、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有关,常导致产程延长。可通过改变体位如膝胸卧位调整,必要时需产钳助产或剖宫产。
臀位表现为胎儿臀部或足部朝向宫颈口,分为单臀位、完全臀位等类型。常见于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等情况,易引发脐带脱垂。孕晚期可通过外倒转术尝试矫正,失败则需计划性剖宫产。
横位指胎儿长轴与母体纵轴垂直,肩部或背部朝向产道。多因子宫畸形、胎盘前置等导致,自然分娩风险极高。妊娠34周前可尝试体外倒转,临近分娩需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面先露是胎儿头部过度仰伸使面部最先入盆,可能与头盆不称、胎儿畸形相关。产程中易发生宫颈水肿,需持续监测胎心。多数需剖宫产,少数颏前位可经阴道分娩但风险较高。
复合先露指胎儿头部与肢体同时入盆,常见头手复合先露。多因早产、胎头未固定等因素引起,可能造成产道损伤。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阴道试产或立即剖宫产,需警惕脐带受压风险。
孕期应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和产科触诊监测胎位变化,发现异常时避免剧烈运动。孕30周后可通过胸膝卧位操辅助调整,睡眠时建议保持左侧卧位。若确诊胎位异常且无法纠正,需提前制定分娩方案,选择具备急救条件的医疗机构待产。分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母婴生命体征,做好紧急抢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