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如何治疗
肾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关键词: #肾病
肾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关键词: #肾病
肾病可通过控制饮食、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肾病通常由糖尿病、高血压、免疫系统疾病、感染、遗传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水肿、蛋白尿、乏力等症状。

肾病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以内,避免加重水肿和高血压。减少高蛋白食物如红肉、豆制品的摄入,减轻肾脏负担。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避免营养不良。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的摄入,预防高钾血症。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碳酸饮料,防止肾性骨病。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可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能缓解水肿症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促红细胞生成素如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可改善肾性贫血。碳酸氢钠片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适用于免疫相关性肾病,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血液透析通过机器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每周需进行2-3次治疗。腹膜透析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可在家中进行每日交换。两种方式均需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透析期间需控制水分摄入,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定期监测血常规、电解质等指标,及时调整透析方案。

终末期肾病患者可考虑肾移植手术,移植肾来源包括亲属活体捐献和脑死亡捐献。术前需进行配型检查,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软胶囊预防排斥反应。移植后需定期复查肾功能,监测药物浓度。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预防移植肾受损。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感染风险。
黄芪、党参等补气中药可改善肾病患者乏力症状。大黄、泽泻等利水渗湿中药有助于减轻水肿。针灸选取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调节肾功能。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可温阳利水。中药熏蒸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出汗过多导致脱水。中医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停药。

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原发病进展。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限酒,避免加重肾脏损伤。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