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病的治疗
小儿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小儿内科编辑
医言小筑
儿童肾病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中医调理、免疫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儿童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免疫异常、代谢紊乱、先天发育缺陷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儿童肾病常用药物包括醋酸泼尼松片、他克莫司胶囊、环磷酰胺片、呋塞米片、缬沙坦胶囊等。醋酸泼尼松片适用于激素敏感性肾病综合征,可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蛋白尿。他克莫司胶囊用于激素耐药型肾病,通过调节T细胞功能控制病情。环磷酰胺片适用于频繁复发的肾病,需监测血常规预防骨髓抑制。利尿剂呋塞米片可缓解水肿症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胶囊能减少蛋白尿并保护肾功能。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是基础干预措施,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2-3克,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水肿期需限制液体摄入,根据尿量调整饮水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汁等以防电解质紊乱。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尿素氮等指标指导营养方案调整。
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可配合黄芪颗粒、肾炎康复片、黄葵胶囊等中成药。黄芪颗粒含黄芪皂苷能调节免疫功能,肾炎康复片适用于脾肾气虚型蛋白尿,黄葵胶囊可减轻肾间质纤维化。中药熏洗、穴位贴敷等外治法对消肿利尿有辅助作用。需注意中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避免肾毒性药材如关木通等。

对于激素依赖或耐药病例,可考虑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环孢素软胶囊等免疫调节剂。利妥昔单抗通过靶向CD20阳性B细胞减少抗体产生,环孢素软胶囊抑制钙调磷酸酶通路控制T细胞活化。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免疫功能、血药浓度,预防机会性感染。部分患儿可能需重复进行免疫治疗以维持缓解。
终末期肾病需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儿童多首选腹膜透析。肾移植是根治性手段,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效果较好。术前需评估心血管状况,术后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片等抗排斥药物。移植后5年存活率较高,但需终身随访管理排斥反应和并发症。

家长需建立规范的用药记录表,准确记录患儿每日尿量、血压、体重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血尿。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项目。注意观察激素副作用如满月脸、骨质疏松等。教育患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诱发病情反复。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