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质的疾病表现

肾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240次浏览

关键词: #尿蛋白 #蛋白质

人体正常尿中含有微量蛋白质(即24小时尿白定量不足150毫克),一般检测方法无法发现,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范围时,可以检测出阳性,称为蛋白尿

普通人的尿只含或不含微量蛋白质,检查结果一般呈阴性(~),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到一定量时检查结果呈阳性(+)。尿蛋白1+(尿蛋白1加号)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的结果。尿蛋白的加号意味着一升尿中含有蛋白质的零点2~1克,即0.2g~1.0g/L。

尿蛋白的疾病表现

1、起立性蛋白尿:年轻人脊椎向前弯曲压迫体内肾血管时也会出现蛋白尿。通常在三十岁左右便会自然消失。

2、热性蛋白尿:感冒等疾病发烧38度以上时蛋白尿出现。

3、肾硬化症:本态高血压引起的肾硬化症,尿蛋白量也逐渐减少,一般在300毫克以下。

4、肾病综合征:人体一天的尿量出现3公斤以上的多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降低血液中的蛋白浓度。另外,胶原病、淀粉样变性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也有可能发生。

5、肾炎:慢性肾炎肾炎或急性肾炎,即人体一天的尿蛋白量从少量到约10公斤。

6、淤血肾:患者心脏衰竭等肾静脉淤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淤血消失后蛋白也会消失。肾病产生的蛋白尿每次进行尿检时都会出现蛋白质,明显指出患者患有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