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怎样引起的呢怎么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由胰岛素抵抗增加、遗传因素、肥胖、年龄过大、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治疗。
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糖升高。这种情况通常在孕中期开始出现,孕晚期达到高峰。孕妇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增长过快等症状。治疗需通过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比例来控制血糖,必要时需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病概率较高。这类孕妇可能在孕早期就出现空腹血糖异常,伴随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症状。建议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确诊后需立即开始饮食管理,每日监测血糖4-7次,若饮食控制不佳需使用地特胰岛素注射液。
孕前体重指数超过标准值的孕妇更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肥胖会导致脂肪细胞分泌的抵抗素干扰胰岛素作用,表现为餐后血糖明显升高。治疗需要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配合餐后散步等轻度运动,血糖控制不理想时可使用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胰腺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这类患者常见糖耐量异常,可能伴随羊水过多、胎儿偏大等症状。除常规饮食运动干预外,需要更频繁的血糖监测,必要时使用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同时加强胎儿生长发育监测。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孕妇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基础,妊娠期糖尿病发生风险显著增加。这类患者可能同时存在黑棘皮症、月经不调等表现。治疗需在孕早期就开始血糖筛查,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可选用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进行基础血糖控制。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要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80-100克,优先选择鱼类、禽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蔬菜摄入量建议每日500克以上,主食以糙米、燕麦等全谷物为主。避免食用含糖饮料、糕点等高糖食品。每周进行5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游泳等。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监测胎儿发育情况。产后6-12周需复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估血糖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