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如何判断和预防

妊娠高血压可通过血压监测、尿蛋白检测、水肿评估等方式判断,预防措施主要有控制体重、低盐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产检、补钙等。
妊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同一手臂两次测量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间隔4小时以上。孕妇需在安静状态下测量,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后立即检测。家庭自测血压建议选择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记录数据供医生参考。若血压持续升高或伴随头痛、视物模糊需立即就医。
尿蛋白阳性是判断子痫前期的重要指标,通过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孕妇出现尿蛋白加号时,可能伴随尿量减少、泡沫尿等症状。需结合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进一步评估,超过300毫克提示肾功能受损。建议留取晨起中段尿送检以提高准确性。
妊娠期生理性水肿多出现在下肢,休息后可缓解。若水肿进展至面部或上肢,按压后凹陷持续不恢复,可能提示病理性改变。需监测体重增长情况,每周增加超过0.5公斤需警惕。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抬高下肢有助于改善循环。
孕前体重指数超标的孕妇更易发生妊娠高血压。建议孕期总体重增长控制在11-16公斤,中晚期每周增重不超过0.5公斤。通过膳食日记记录营养摄入,优先选择全谷物、低脂乳制品和瘦肉。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但不可盲目节食。
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低于6克,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和调味酱料的摄入。烹饪时用柠檬汁、香草等替代部分盐分,购买食品时查看钠含量标签。适量增加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有助于钠钾平衡。外出就餐时可要求单独盛放酱料。
妊娠高血压孕妇需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左侧卧位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流。每天进行30分钟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久坐。遵医嘱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限制咖啡因摄入。出现持续性头痛、视力变化或上腹痛等危险症状时须立即急诊。产后6周需复查血压,有妊娠高血压史的女性再次怀孕前应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