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108次浏览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能引发心悸、头晕、晕厥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脑卒中甚至猝死。心律失常的危害主要有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诱发血栓形成、加重基础心脏病、降低生活质量、增加猝死风险等。

1、影响心脏泵血功能

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收缩节律异常,使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会缩短心室充盈时间,缓慢型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会减少心输出量。长期泵血不足可能引起全身器官缺血,表现为乏力、活动耐量下降等症状。对于已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律失常会加速心力衰竭进展。

2、诱发血栓形成

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会导致心房内血流淤滞,易在心耳部位形成血栓。这些血栓脱落可能随血液循环栓塞重要器官,其中脑动脉栓塞概率最高。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概率是正常人的5倍,血栓也可能栓塞冠状动脉引发心肌梗死,或栓塞外周动脉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3、加重基础心脏病

心律失常与器质性心脏病常互为因果。冠心病患者出现室性早搏可能诱发心绞痛发作,心肌炎患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会加重心肌缺血。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可直接导致心脏骤停。部分心律失常如预激综合征可能掩盖原有心脏病病情,延误诊治时机。

4、降低生活质量

频发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可引起持续心悸、胸闷症状,导致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部分患者因担心突发心律失常而限制日常活动,影响工作和社会功能。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还可能面临药物副作用困扰,形成心理负担。

5、增加猝死风险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冠心病、心肌病等患者若出现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为室颤。遗传性心律失常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也具有高猝死风险。即使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反复电击治疗也会显著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限制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摄入,遵医嘱规范服用抗凝药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定期监测心率变化,出现心悸伴胸痛、黑朦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降低心律失常诱发因素。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发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