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内分泌

关键词: #内分泌
关键词: #内分泌
内分泌检查通常需要通过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功能试验和体格检查等方式进行。内分泌系统涉及多种激素分泌器官,检查方法需根据具体症状和疑似疾病选择。
血液检测是内分泌检查的核心手段,通过测定血清中激素水平评估腺体功能。常见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五项、皮质醇昼夜节律、性激素六项等。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脉冲式分泌的激素需多次采血,部分项目需空腹或特定时间检测。怀疑糖尿病时需加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24小时尿激素定量能反映激素全天代谢情况,常用于皮质醇、儿茶酚胺、醛固酮等检查。尿液游离皮质醇检测对库欣综合征诊断价值较高,尿碘检测可评估甲状腺相关疾病风险。收集尿液需严格计时,避免样本污染或遗漏。
超声可观察甲状腺、肾上腺等腺体形态,CT和MRI适用于垂体、胰腺等深部器官检查。甲状腺核素扫描能评估结节功能状态,骨密度检测用于骨质疏松诊断。怀疑内分泌肿瘤时可能需要PET-CT定位病灶。
激发试验和抑制试验可动态评估腺体储备功能。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糖尿病,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鉴别库欣综合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评估垂体-甲状腺轴功能。部分试验需提前停药或特殊准备。
医生会观察皮肤色素沉着、毛发分布等体征,测量血压、心率、体重等基础指标。甲状腺触诊检查结节或肿大,视力视野检查对垂体瘤有提示意义。儿童需特别关注生长发育曲线和性征发育阶段。
进行内分泌检查前应遵医嘱停用可能干扰结果的药物,如激素类、避孕药等。检查当天避免剧烈运动,部分项目需保持空腹。长期监测激素水平者应固定检测时间和条件。发现异常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重复检测或进行专科会诊。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系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