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心律失常患者的典型症状主要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晕厥等。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频率或节律异常,可能与心脏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心悸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感觉心跳不规律、过快或过重,类似心脏漏跳或撞击胸壁感。可能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类型相关,发作时可能伴有出汗或焦虑。若频繁发作需进行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监测。
胸闷多由快速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引起,常见于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等。患者可能描述为胸部压迫感或呼吸不畅,严重时可放射至左肩臂。伴随血压下降时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
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会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持续性头晕或站立时眩晕。严重者可出现黑蒙现象,与心率低于40次/分时心输出量锐减有关,需评估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
长期心律失常患者易出现疲劳乏力,尤其心力衰竭合并房颤者更为明显。可能与心脏泵血效率下降、组织灌注不足相关,活动耐量进行性降低是典型表现,需监测BNP指标及心功能分级。
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突发意识丧失,通常无前驱症状。这类心源性晕厥具有极高猝死风险,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心肌病患者出现此症状需立即就医,必要时植入ICD除颤器。
心律失常患者应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以下。定期复查心电图,服用胺碘酮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须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不可自行停药。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同时控制基础疾病,减少心律失常诱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