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检查介绍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3380次浏览

关键词: #遗传

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检查是一种用于筛查新生儿或儿童遗传代谢异常的实验室检测技术,主要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等代谢物水平,辅助诊断苯丙酮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枫糖尿症等数十种遗传代谢病。

1、检测原理

串联质谱技术利用质谱仪对血液样本中的代谢物进行离子化分离,通过质量电荷比差异实现多种代谢物同步检测。该方法可一次性筛查40余种小分子代谢物,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发现传统生化方法难以检出的微量异常代谢产物。

2、适用人群

新生儿筛查是主要应用场景,建议所有出生48小时后的婴儿接受检测。对于有不明原因智力障碍发育迟缓、反复呕吐、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的儿童,或具有遗传代谢病家族史的高危人群,也需进行此项检查。部分成人出现类似代谢异常症状时亦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3、检测流程

采集婴儿足跟血或静脉血3-5滴于专用滤纸片上,样本干燥后送至实验室。检测无需空腹,通常3-5个工作日出结果。阳性报告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进一步验证,部分病例需进行尿有机酸分析或酶活性测定等补充检查。

4、疾病范围

可筛查氨基酸代谢障碍如苯丙酮尿症、酪氨酸血症;有机酸代谢异常如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脂肪酸氧化缺陷如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等。这些疾病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

5、临床价值

早期诊断能通过饮食控制、维生素补充或药物干预阻止疾病进展。如苯丙酮尿症患儿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可避免智力损害。部分疾病在症状出现前干预效果显著,筛查阳性者需由遗传代谢专科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建议家长在新生儿出生后配合完成该项筛查,检测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复查确认。确诊患儿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营养管理和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日常需注意观察喂养情况、精神状态及尿液气味等变化,避免感染、饥饿等诱发代谢危象的因素。保持与遗传代谢病专科医生的长期随访,根据病情调整治疗策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