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早搏和心脏停止是什么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心脏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中提前出现的一次搏动,心脏停止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有效搏动。心脏早搏可能由生理因素或病理因素引起,心脏停止通常由严重心脏疾病或急性事件导致。

健康人群可能出现偶发早搏,与情绪紧张、过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或短暂心跳漏拍感,无须特殊治疗,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减少刺激性饮品摄入、保证充足睡眠后可缓解。
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可能导致频发早搏,常伴有胸闷、气促等症状。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美西律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考虑射频消融术。
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可能诱发早搏,多见于腹泻、利尿剂使用不当等情况。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需通过血液检查确诊并及时补充电解质,如口服氯化钾缓释片等药物纠正失衡。

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停止搏动,属于临床急症。患者会立即丧失意识、呼吸停止,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后续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血运重建或植入心脏起搏器等治疗。
某些治疗哮喘的β受体激动剂、抗抑郁药等可能引发早搏,通常与药物过量或个体敏感性有关。表现为用药后心悸加重,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换用盐酸胺碘酮片等安全性更高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限制每日咖啡因摄入不超过300毫克。建议定期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病高危人群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等急救药物。若早搏发作频率增加或伴随晕厥、胸痛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查恶性心律失常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