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容易在黄斑区生病?

黄斑区病变的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中老年人、高度近视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家族遗传史者。黄斑区是视网膜中央负责精细视觉的关键区域,其病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50岁以上人群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退化,脉络膜血管异常增生或萎缩,导致黄斑区结构破坏。典型表现为视物变形、中心暗点,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日常需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避免强光刺激。
600度以上近视患者眼球轴长过度延伸,易发生黄斑区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萎缩。病理性近视可能引发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并发症,出现突然视力下降需警惕视网膜脱离。建议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避免剧烈运动及眼部撞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会累及黄斑区,血糖控制不佳者5年内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概率显著升高。微血管渗漏导致黄斑增厚,表现为渐进性视力模糊。除严格控糖外,可进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注射治疗,严重者需视网膜激光光凝。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视网膜动脉硬化,造成黄斑区缺血性病变。急性高血压危象时可发生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出现视物模糊伴头痛。需定期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合并视物变形时需紧急处理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Stargardt病等遗传性黄斑营养不良多在青少年期发病,与ABCA4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进行性中心视力丧失,眼底可见黄斑区黄色斑点。目前尚无根治方法,需避免维生素A过量补充,佩戴防蓝光眼镜延缓进展。
建议高风险人群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日常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持低脂低糖饮食,戒烟限酒。出现视物变形、中心暗影等症状时,应立即就诊眼科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血管造影等检查。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黄斑病变进展,保留有用视力。户外活动时应戴宽檐帽减少阳光直射,适量食用深色蔬菜补充抗氧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