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即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后机体功能受损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血制品输液,针灸治疗和毒品注射传播。丙型肝炎是世界性的流行病,可以引起身体肝脏慢性炎症,组织坏死和纤维化,严重者可以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很大的危害,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一、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

治疗前,首先要明确患者是否有丙型肝炎病毒。只有确诊血清HCVRNA阳性的丙肝病毒患者才需要抗病毒治疗。

二、丙型肝炎一般治疗

1、急性病毒性丙型肝炎有明确证据表明,干扰素治疗可以降低急性病毒性丙型肝炎的慢性比例,这可以在HCV感染的急性肝炎发病后12~12周进行,持续12~24周。

2、慢性丙型肝炎在肝病严重治疗前,应评价肝功能严重或肝渗透明显的炎症和坏死(G≥2)或中度纤维化(S≥2),容易进行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3、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硬化患者(Child~Pugha级)对治疗的耐久性和疗效下降,为了稳定疾病,推迟或预防肝功能衰竭和HCC对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密切的观察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IFNα治疗不良反应难以忍受,必要时进行肝移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