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早期症状

乙肝早期症状主要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隐痛、低热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炎症,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乙肝早期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乏力感与病毒在体内复制、免疫系统激活消耗能量有关。患者可能伴随工作效率下降、日常活动耐力降低。若乏力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
乙肝病毒会影响肝脏代谢功能,导致消化酶分泌异常,出现食欲明显下降的情况。患者可能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进食量减少,短期内体重可能下降。这种情况需要与普通胃肠不适区分,若持续存在需警惕肝脏问题。
肝脏解毒功能受损时,体内代谢废物堆积可能刺激胃肠道,引发反复恶心感,严重时可出现呕吐。这种症状在晨起或闻到油腻气味时更为明显。部分患者会误认为是胃肠炎而延误诊治。
肝脏炎症导致肝包膜受牵拉,患者可能感到右上腹持续隐痛或胀痛,按压时不适感加重。疼痛可能向右侧肩背部放射,活动或深呼吸时更为明显。这种症状提示肝脏已出现实质性损害。
乙肝病毒活动期可能引起持续低热,体温多在37.5-38℃之间,伴有轻微畏寒。这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毒的反应,使用常规退热药效果往往不佳。若低热持续超过1周,需考虑肝炎活动可能。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保持清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如出现浓茶色尿需立即就医。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和乙肝病毒DNA检测,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家中密切接触者应接种乙肝疫苗,患者个人用品需单独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