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救的症状

儿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189次浏览

关键词: #幼儿 #症状

幼儿急救的常见症状主要有高热惊厥、呼吸困难、误吞异物、严重过敏反应、创伤出血等。这些症状可能由感染、窒息、过敏、外伤等多种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1、高热惊厥

高热惊厥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突发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家长需立即让幼儿侧卧防止误吸,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并及时送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避免使用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常见于急性喉炎、支气管异物或哮喘发作,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唇发绀。应立即保持环境通风,安抚幼儿情绪,若为异物梗阻需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可配合医生使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缓解症状。

3、误吞异物

幼儿误吞硬币、纽扣等异物可能导致气道阻塞或消化道损伤,表现为呛咳、流涎、拒食。较小异物可观察排便情况,但尖锐物品或电池类异物需立即就医。家长切勿盲目催吐或喂食,应在医生指导下通过X光定位后使用胃镜取出。

4、严重过敏

严重过敏反应多由食物、药物或虫咬引发,表现为全身皮疹、面部肿胀、血压下降。需立即脱离过敏原,保持平卧位抬高下肢,及时肌注肾上腺素注射液。可配合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

5、创伤出血

头部撞击或肢体开放性创伤可能导致活动性出血,需用清洁敷料直接压迫止血。颅脑损伤需观察是否出现呕吐、嗜睡等表现,骨折部位应临时固定。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预防感染。

家长应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家中常备退热药、消毒敷料等应急物品。所有急救措施实施后均需及时送医进一步处理,避免自行用药。日常注意将小物件、药品放置在幼儿无法触及处,进食时避免跑跳说笑,定期检查玩具零件是否松动。出现急救症状时保持冷静,准确记录症状发生时间和表现特征,便于医生快速判断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