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异位症的自检方法
不孕不育编辑
医心科普
关键词: #子宫
不孕不育编辑
医心科普
关键词: #子宫
子宫异位症的自检方法主要有观察月经异常、识别盆腔疼痛、注意性交不适、监测排便排尿异常、记录不孕病史等。子宫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可能引发多种症状,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

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可能是子宫异位症的早期表现。异位的内膜组织会随激素变化发生周期性出血,导致炎症反应和粘连。患者可记录月经周期、持续天数及出血量变化,若连续3个月出现异常,需警惕子宫腺肌病或卵巢巧克力囊肿等疾病。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持续加重的盆腔疼痛是子宫异位症的典型症状,尤其在经期前1-2天开始加剧。疼痛多位于下腹部、腰骶部,可能放射至大腿内侧。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相关,可能与前列腺素分泌增多有关。热敷或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桂枝茯苓胶囊可暂时缓解,但需通过超声或腹腔镜明确诊断。
性交时深部疼痛可能提示子宫直肠陷凹或骶韧带存在异位病灶。这种疼痛在月经前期尤为明显,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患者需避免在疼痛发作期同房,医生可能开具地诺孕素片或亮丙瑞林缓释微球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严重者需考虑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经期排便疼痛、尿频尿急可能反映膀胱或肠道受累。异位内膜侵犯肠壁时可导致周期性便血,侵犯膀胱时可能出现血尿。记录症状与月经周期的关联性有助于诊断,必要时需进行肠镜或膀胱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孕三烯酮胶囊或联合米非司酮片控制病灶进展。
40%的子宫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与盆腔粘连、卵巢功能受损有关。若正常备孕1年未孕,需排查是否存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或输卵管阻塞。医生可能建议在腹腔镜手术后使用来曲唑片促排卵,或直接选择辅助生殖技术。保留完整的生育力评估记录对治疗方案制定至关重要。

子宫异位症患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增加深海鱼、亚麻籽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红肉及油炸食品摄入。适度进行瑜伽、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经期剧烈运动。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病情变化,药物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出现突发剧烈腹痛或大量阴道出血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