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关键词: #维生素d
关键词: #维生素d
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血钙降低,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手足搐搦、惊厥等症状。该病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通常与日照不足、喂养不当、生长发育过快等因素有关。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主要因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合成减少导致钙吸收障碍。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且婴儿皮肤合成能力弱,若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制剂或缺乏日照,易引发血钙下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因储备不足更易发病。部分患儿可能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代偿不足,进一步加重低钙血症。
患儿常突发无热惊厥,表现为双眼上翻、面肌抽动、四肢强直或阵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手足搐搦特征性表现为腕部屈曲、手指强直呈"助产士手",足部呈弓状强直。喉痉挛可导致吸气性喘鸣甚至窒息。发作间期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可通过面神经叩击试验或腓反射诱发。
血清钙检测显示总钙低于1.75-1.88mmol/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可确诊。血磷多正常或轻度升高,碱性磷酸酶增高。心电图可见QT间期延长。需排除低镁血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对于反复抽搐患儿应进行脑电图检查以鉴别癫痫发作。
惊厥发作时立即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10ml,用等量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推注。喉痉挛需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症状控制后改为口服钙剂如碳酸钙D3颗粒,每日元素钙50mg/kg。同时肌注维生素D3注射液15-30万IU,或口服维生素AD滴剂每日800-2000IU。
症状缓解后继续口服钙剂2-4周,维生素D每日维持量400-800IU。提倡母乳喂养者母亲需补充维生素D每日600IU。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日保证面部和四肢皮肤暴露日照15-30分钟。定期监测血钙、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预防维生素D中毒。对发育迟缓患儿需评估是否存在维生素D抵抗性佝偻病。
家长应每日规律给予维生素D补充剂,避免骤然停用钙剂。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3点后阳光温和时段进行户外活动,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婴儿眼睛。若发现患儿烦躁不安、多汗等早期缺钙表现,应及时就医复查血钙水平。哺乳期母亲需保证每日钙摄入量1000mg,可适量食用乳制品、豆制品等含钙丰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