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出血的治疗方法

眼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212次浏览

关键词: #出血

玻璃体出血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等方式治疗。玻璃体出血通常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眼外伤、视网膜裂孔、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玻璃体出血早期可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控制出血,配合促进血液吸收的卵磷脂络合碘片、普罗碘铵注射液等。药物治疗适用于出血量较少且无视网膜脱离的情况,需定期复查眼底,若出血未吸收需调整方案。药物使用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血。

2、激光治疗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出血,可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封闭渗漏血管。激光治疗前需通过B超确认无视网膜脱离,治疗后可能需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液抑制新生血管。激光后需避免揉眼,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

3、玻璃体切除术

对于反复出血或合并视网膜脱离者,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清除积血并修复视网膜。手术采用23G/25G微创技术,术中可能联合硅油填充或气体填充。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2-4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抗炎,定期复查眼压。手术可显著提高视力预后,但存在并发性白内障等风险。

4、原发病治疗

糖尿病性出血需严格控制血糖,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高血压性出血需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调控血压。视网膜裂孔需及时行巩膜外垫压术,避免发展为视网膜脱离。治疗期间每月复查眼底血管造影,评估治疗效果。

5、辅助疗法

出血吸收期可配合超声波药物离子导入促进淤血消散,口服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止血。恢复期避免搬运重物、高空作业等可能增加眼压的活动,佩戴护目镜防止外伤。饮食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有助于视网膜修复。

玻璃体出血患者需绝对避免剧烈运动及弯腰动作,睡眠时抬高床头促进血液下沉。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每日用眼时间不超过6小时。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以下。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痛需立即就医,警惕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术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复查,玻璃体腔注药治疗者需监测眼压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