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近视手术?

近视手术是通过激光或晶体植入等方式改变角膜曲率或眼内屈光状态,从而矫正近视的一类眼科手术。主要包括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两大类。
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改变屈光度,常见术式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手术利用准分子激光或飞秒激光精准去除角膜基质层,重塑角膜前表面曲率。适用于近视度数稳定、角膜厚度足够的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干眼、眩光等短期不适。
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以矫正屈光不正,包括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通过在虹膜后方或晶状体前植入特制人工晶体,改变光线折射路径。适合高度近视或角膜薄的患者,存在术后高眼压、白内障等潜在风险。
需进行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测量、眼压检查、泪液分泌测试等十余项检查,排除圆锥角膜、活动性眼病等禁忌证。评估内容包括屈光度稳定性、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暗瞳孔直径等关键指标,整个过程需1-2小时。
要求年龄满18周岁且近两年近视度数变化不超过50度,近视100-1200度、散光600度以内者效果较佳。妊娠期、患有自身免疫疾病、角膜疾病等人群不适宜手术。术后视力恢复程度与个体角膜愈合反应相关。
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和人工泪液1-3个月,避免揉眼、游泳及剧烈运动。术后1天、1周、1个月需复查视力、角膜愈合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夜间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暂时性症状,多数在3-6个月内逐渐缓解。
近视手术属于选择性手术,需根据眼部条件个性化选择术式。术后仍需保持良好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导致视力回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高度近视患者即使术后也需关注视网膜健康状况。若出现持续眼痛、视力骤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