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肿瘤科编辑 医心科普
142次浏览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甲状腺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学分析,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甲状腺癌的处理方式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定期随访。

1、手术治疗

手术是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根据肿瘤大小和侵犯范围可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手术可能伴随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需监测甲状旁腺功能和喉返神经损伤风险。常见术式包括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低钙血症或声音嘶哑。

2、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131治疗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留病灶清除,通过碘元素特异性聚集破坏癌细胞。治疗前需低碘饮食准备,治疗后需隔离防护辐射。该治疗对肺转移和骨转移效果较好,可能出现唾液腺损伤或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3、靶向药物治疗

针对晚期甲状腺癌可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乐伐替尼、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和信号传导抑制癌细胞生长,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腹泻。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心功能和肝功能。

4、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通过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复发风险。药物剂量需根据体重和血清TSH水平调整,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避免药物过量导致心律失常或骨质疏松。

5、定期随访

甲状腺癌治疗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包括每6-12个月的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高危患者可增加CT或PET-CT检查,发现复发时可考虑再次手术或靶向治疗。随访期间要关注颈部淋巴结状态和远处转移征象。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增加海产品等含碘食物摄入,但放射性碘治疗前需严格低碘饮食。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避免过度疲劳。术后康复期可进行颈部功能锻炼改善活动度,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声音改变、吞咽困难或颈部肿块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复诊。保持良好心态对预后有积极影响,可适当参与甲状腺癌患者互助团体获得心理支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