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前列腺炎概述
前列腺疾病编辑
医普观察员
前列腺疾病编辑
医普观察员
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症,可分为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两种类型。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会阴部及下腹部疼痛明显。常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治疗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胶囊等,同时配合卧床休息、多饮水等支持治疗。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程较长,症状相对较轻但反复发作,表现为会阴部不适、尿频、尿不尽感,部分患者伴有性功能障碍。常见致病菌与急性类似,但治疗周期更长,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片、米诺环素胶囊等,并配合前列腺按摩、温水坐浴等物理疗法。
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前列腺按摩获取前列腺液进行显微镜检查和细菌培养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必要时可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前列腺情况。

未经及时治疗的细菌性前列腺炎可能导致前列腺脓肿、附睾炎、精囊炎等并发症。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长期不愈还可能引起性功能障碍、不育等严重后果。因此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预防细菌性前列腺炎需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长时间久坐,规律性生活,多饮水勤排尿,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尿路感染时应及时治疗,防止细菌逆行感染前列腺。

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症状,但水温不宜过高。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