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造影常用的造影剂有什么

涎腺造影常用的造影剂主要有碘化油、泛影葡胺、碘海醇等。这些造影剂在影像学检查中能清晰显示涎腺导管结构,帮助诊断涎腺疾病。
碘化油是一种油性造影剂,常用于传统X线涎腺造影检查。其黏稠度较高,能较好充盈涎腺导管系统,适用于观察导管狭窄或结石等病变。使用前需确认患者无碘过敏史,检查后可能需按摩腺体促进残留造影剂排出。碘化油造影可能出现局部刺激或过敏反应,需密切观察。
泛影葡胺属于离子型水溶性造影剂,适用于数字减影涎腺造影。其渗透压较高,注射时可能引起短暂胀痛感。该造影剂显影清晰,能较好显示导管分支结构,适用于诊断涎腺炎、导管扩张等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时需谨慎,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排泄。
碘海醇是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安全性较高,广泛用于CT涎腺造影。其化学性质稳定,神经毒性低,特别适合儿童或敏感体质患者。能清晰显示腺体实质和导管系统,对肿瘤性病变诊断价值较高。检查后极少出现不良反应,但仍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症状。
碘普罗胺是另一种非离子型造影剂,适用于磁共振涎腺造影检查。其黏度较低,易于注射,能提供高对比度的影像。该造影剂肾毒性较小,适合老年患者使用。检查时需注意注射速度,避免压力过高导致导管损伤。检查后建议观察2小时确认无迟发过敏反应。
碘帕醇为等渗型非离子造影剂,适用于数字成像系统。其化学结构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近,注射舒适性较好。能清晰显示涎腺末梢导管和腺泡结构,对干燥综合征等疾病诊断有帮助。使用前需评估患者甲状腺功能,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进行涎腺造影检查前,患者需告知医生过敏史和用药情况。检查后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如出现面部肿胀、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涎腺疾病。造影剂选择需根据具体检查方式和患者个体情况决定,由专业医生评估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