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炎一般多久能好转

消化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19次浏览

关键词: #肠炎 #急性肠炎

小儿急性肠炎通常3-7天可好转,具体时间因病情轻重和护理措施而异。治疗以补液、调节饮食、药物治疗为主,同时需注意预防脱水。

1.补液是治疗急性肠炎的关键,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ORS)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中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液。ORS的配方为每升水中加入3.5克氯化钠、2.5克碳酸氢钠、1.5克氯化钾和20克葡萄糖,可有效预防和纠正脱水。静脉输液常用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等,需根据患儿体重和脱水程度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2.饮食调整有助于肠道恢复。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已添加辅食的幼儿可食用米汤、稀粥、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纤维食物。饮食应少量多餐,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3.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蒙脱石散(思密达),可吸附肠道毒素,保护肠黏膜;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修复,缩短病程。抗生素仅用于细菌性肠炎,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药物,避免滥用。

4.家庭护理对患儿康复至关重要。注意手卫生,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大便次数和性状,及时发现脱水迹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患儿需多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5.预防措施可减少急性肠炎发生。提倡母乳喂养,增强婴儿免疫力。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病毒性肠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消毒玩具和餐具。

小儿急性肠炎病程一般3-7天,通过及时补液、合理饮食、适当用药和精心护理,大多数患儿可顺利康复。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严重脱水、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遵医嘱治疗,同时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复发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