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怎么办?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是一种孕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需及时就医并采取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措施。
1.药物治疗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的主要手段。熊去氧胆酸是首选药物,能够降低胆汁酸水平,缓解瘙痒症状。地塞米松常用于促进胎儿肺成熟,减少早产风险。苯巴比妥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减轻胆汁淤积。使用药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2.饮食调整对缓解症状有重要作用。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肝脏负担。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预防骨质疏松。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3.生活方式干预不可忽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洗护产品,避免过度抓挠。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皮肤摩擦。适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胆汁排泄。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心情舒畅。
4.定期产检和监测至关重要。密切监测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宫内情况。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了解病情进展和注意事项。出现异常情况如胎动减少、腹痛等,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