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脑瘫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妇产科编辑 健康领路人
27次浏览

关键词: #脑瘫 #早产

早产儿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肌张力异常和姿势反射异常,需结合康复训练、药物及手术干预改善功能。早期识别肌张力增高、运动发育迟缓、异常姿势等表现有助于及时干预。

1. 运动发育迟缓是典型表现。患儿抬头、翻身、坐立等大运动里程碑延迟,抓握、对指等精细动作困难。部分患儿出现不自主运动,如舞蹈样动作或震颤。定期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可量化运动功能落后程度。

2. 肌张力异常分三种类型。痉挛型占70%,表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手足徐动型可见肌张力忽高忽低;肌张力低下型患儿肢体松软。临床通过改良Ashworth量表分级,影响关节活动时需肉毒素注射缓解痉挛。

3. 姿势反射异常包括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残留、拥抱反射未消退等。患儿可能出现角弓反张、W型坐姿等异常姿势。Bobath疗法通过抑制异常反射、促通正常运动模式进行矫正。

4. 伴随症状需重点关注。约40%患儿合并癫痫,需丙戊酸钠等抗癫痫药物控制;智力障碍患儿需早期认知训练;斜视、听力障碍等感觉缺陷需专科干预。合并吞咽困难时采用稠厚液体喂养防误吸。

早产儿脑瘫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需在3月龄前完成头颅MRI和GMs评估。康复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结合运动疗法、矫形支具和家庭训练。对于痉挛型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可改善下肢功能,手术最佳年龄为4-6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您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