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胰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47次浏览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小儿急性胰腺炎主要由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生理异常、外伤或感染性疾病诱发,需及时就医并针对性治疗。常见诱因包括胆道畸形、病毒感染及代谢紊乱,治疗需结合禁食、药物及手术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存在遗传性胰腺炎基因突变,如PRSS1或SPINK1基因异常,导致胰酶过早激活。家族中有胰腺炎病史的儿童发病风险增加3-5倍。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胰蛋白酶原检测。

2.环境因素

高脂饮食是重要诱因,连续3天摄入脂肪含量超过40%的食物可能诱发胰腺充血。某些药物如丙戊酸、硫唑嘌呤等需谨慎使用,用药期间建议每月监测血淀粉酶。蛔虫感染引起的胆道梗阻占病例12%,需做好驱虫预防。

3.生理异常

先天性胆胰管合流异常占病例35%,异常结构导致胆汁反流激活胰酶。肥胖儿童发病率是正常体重者的2.3倍,内脏脂肪压迫胰管影响引流。建议BMI超过同年龄85百分位的儿童进行超声筛查。

4.外伤因素

腹部撞击伤可使胰管破裂,车祸伤后24小时内血清淀粉酶升高需警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7%,操作后出现持续腹痛应立即复查CT。

5.病理因素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后并发症占儿童病例18%,表现为腮腺肿大后3-5天突发上腹痛。胆道结石患儿中8%会继发胰腺炎,微小结石(小于5mm)更易引发胰管阻塞。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也可能累及胰腺。

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综合措施:

-药物治疗: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奥曲肽)及抗生素(美罗培南)组成三联疗法

-手术治疗:胆总管探查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或胰管支架置入术适用于严重病例

-营养支持:症状缓解后先尝试短肽型肠内营养,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每日脂肪小于30g)

-疼痛管理: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避免使用吗啡类可能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

小儿急性胰腺炎起病急骤,发病24小时内就诊可显著改善预后。治疗期间需严格监测血钙及血糖水平,恢复期应持续低脂饮食6个月以上。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及粪便弹性蛋白酶,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对于反复发作病例,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明确病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