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作时如何缓解疼痛 四招数缓解痛风疼痛

痛风发作时缓解疼痛的核心方法是药物镇痛、局部冷敷、抬高患肢和调整饮食。急性期需优先控制炎症反应,慢性期需长期管理尿酸水平。
1.药物镇痛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能快速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关节红肿热痛。秋水仙碱通过干扰白细胞趋化作用降低炎症反应,适用于发作48小时内。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用于顽固性疼痛,需注意胃肠道副作用。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同类药物叠加使用。
2.局部冷敷
使用冰袋包裹毛巾敷在疼痛关节,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炎性物质渗出,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避免直接皮肤接触冰块防止冻伤,肿胀明显者可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
3.抬高患肢
发作时将下肢垫高20-30厘米,利用重力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卧床休息时在膝盖下方放置软枕,踝关节疼痛者可穿露趾拖鞋减少摩擦。避免患肢负重行走,必要时使用拐杖分担压力。
4.饮食调整
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ml以上,稀释尿酸促进排泄。急性期禁食动物内脏、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选择鸡蛋、低脂牛奶等优质蛋白。增加樱桃、芹菜等碱性食物摄入,烹饪时用橄榄油代替动物油。限制酒精摄入尤其是啤酒,其含有的鸟苷酸会转化为尿酸。
长期管理需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目标值控制在300μmol/L以下。肥胖者通过有氧运动减重,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发作。关节持续肿痛需排查痛风石形成,必要时进行关节腔冲洗或手术切除。建立个体化用药方案,别嘌醇等降尿酸药物需持续使用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