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黄疸型肝炎应该怎么治疗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47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黄疸 #黄疸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需根据病因采取抗病毒、保肝退黄及对症治疗,常见措施包括药物干预、饮食调整和休息管理。病毒性肝炎抗病毒药物,酒精或药物性肝炎需戒断诱因,自身免疫性肝炎需免疫抑制治疗。

1.药物治疗

病毒性肝炎患者需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胆汁淤积明显者可用熊去氧胆酸降低胆红素,腺苷蛋氨酸促进胆汁排泄。重度黄疸或凝血异常者需静脉输注甘草酸制剂、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必要时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

2.生活方式干预

每日摄入30-35kcal/kg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避免高脂食物加重肝脏负担。保持每日2000ml水分摄入促进代谢,绝对禁酒。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活动后心率不超过静息状态20次/分钟。

3.病情监测与并发症预防

每周检测肝功能指标,黄疸消退后仍需每月复查。出现嗜睡、呕血等肝性脑病前兆时立即就医。肝硬化风险患者需定期胃镜筛查食管静脉曲张,接种甲肝、乙肝疫苗预防重叠感染。

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需坚持3-6个月规范疗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药物不可擅自停用。康复后仍需避免肝毒性药物,每3-6个月复查超声和肝功能,持续酗酒者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可达40%,彻底戒酒可显著改善预后。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