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恶露颜色是怎么样的呢

剖腹产后恶露颜色变化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三个阶段,持续4-6周。颜色异常可能提示感染或子宫复旧不良,需结合气味、量及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1.血性恶露
产后3-4天排出鲜红色液体,含大量血液、蜕膜组织和粘液,与月经量相似。每天需更换6-8片卫生巾属于正常范围。此时应使用产褥垫观察出血量,突然增多或有大血块需立即就医。
2.浆液性恶露
4-10天转为淡红色或棕红色,含少量血液、较多浆液和宫颈黏液。质地较稀薄,带有轻微腥味属于正常。可改用普通卫生巾,每天更换4-6次。这个阶段进行轻柔的腹部按摩有助于子宫收缩。
3.白色恶露
10天后逐渐变为淡黄色或白色,主要成分为白细胞、表皮细胞和粘液,持续2-4周。此时可使用护垫,每天更换3-4次。适当下床活动能促进恶露排出,但需避免提重物等剧烈动作。
异常情况需警惕:鲜红色恶露持续超过2周,可能提示胎盘残留;恶露突然变鲜红并伴有发热,需排查子宫内膜炎;灰白色恶露伴随腐臭味,可能是厌氧菌感染。每天测量体温,保持会阴清洁,使用煮沸晾温的清水冲洗外阴。
饮食调理可加速恢复:红糖小米粥能补气血,连喝7天;莲藕排骨汤含铁丰富,每周3次;红豆汤利尿排毒,隔日饮用。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哺乳期妈妈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ml。
剖腹产后恶露是观察子宫恢复的重要指标,正常变化呈现由红转白、由多至少的规律。记录恶露颜色和量的变化,42天产后复查时携带记录供医生参考。出现发热、腹痛或恶露异常持续时,务必及时到产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