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的疼痛症状是怎么样的

附件炎引起的疼痛通常表现为下腹部持续性隐痛或坠胀感,急性发作时可伴随剧烈绞痛。疼痛多位于双侧,可能放射至腰骶部或大腿内侧,性交后或经期加重。病因包括细菌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宫腔操作损伤等。
1.疼痛特征
急性附件炎疼痛呈刀割样或撕裂样,常伴有发热、寒战、阴道分泌物增多。慢性附件炎多为钝痛或酸胀感,晨起较轻,久站后加重。部分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或直肠压迫感导致排便疼痛。
2.致病因素
细菌感染是最常见原因,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通过阴道上行感染。盆腔手术、流产或分娩后抵抗力下降时易发。邻近器官如阑尾、结肠炎症可直接蔓延至附件。输卵管积水或卵巢囊肿扭转也会诱发剧痛。
3.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区压痛或包块,超声检查能显示输卵管增粗或积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提示急性感染,慢性期可能正常。必要时需做阴道分泌物培养或腹腔镜检查明确病原体。
4.治疗措施
抗生素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常用方案包括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或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疼痛剧烈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如超短波适用于慢性炎症。形成脓肿或反复发作需手术切除病变组织。
5.日常护理
急性期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促进炎症局限。保持外阴清洁,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增强免疫力。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可缓解不适。
附件炎疼痛是盆腔健康的重要警示信号,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需立即就医。规范治疗可预防输卵管粘连导致的不孕,慢性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妇科超声。经期卫生护理和安全性行为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措施。